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88.118.90278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
资讯
首页 > 热点 > 2022医疗服务白皮书:以患者为中心,从理念设计到深入实践

2022医疗服务白皮书:以患者为中心,从理念设计到深入实践

2023-01-09 00:00      点击量:219  评论(0人参与)
 

当前,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人口出生率下降的社会现状,这对医疗服务体系也产生了直接影响;叠加疫情因素,2022年,医疗服务体系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从医、药、险等各个环节积极创新,增加资源供给、促进资源重构整合,“以患者为中心”逐步从理念到现实。


本次白皮书通过行业调研和访谈,旨在观察和记录医疗服务领域的服务模式、技术应用、用户覆盖等维度的创新实践。


2022年医疗服务行业洞察


2022年,医疗服务行业在政策、资本市场等方面产生了变化,但整体方向仍是增加医疗资源供给,提升医疗质量。


■ 加快补量和提质仍是整体政策导向,手术管理迎来重大变化


2022年,医疗服务领域政策主要聚焦于高质量服务体系搭建,整体上遵循补充总量、提升质量的原则。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的通知》指出,到2025年,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均预期寿命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提高1岁左右,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同比例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叠加人口老龄化因素,对肿瘤、慢性病等的治疗康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持续补充相应的优质医疗资源,并从支付端创新解决医疗资源的可及行,显得更加迫切。


就社会办医而言,鼓励社会办医、作为公立医疗体系的重要补充,仍然是大方向。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中提出,拓展社会办医空间,社会办医区域总量和空间不作规划限制;探索社会办医和公立医院开展多种形式的协作;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备案制管理。社会办医仍是有效增加医疗资源供给、满足大众多层次和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需求的重要力量。


此外,政策还针对互联网诊疗、医药电商、商业健康险等的规范服务、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医疗服务领域2022年政策总览,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官网


2022年,手术分级管理政策发生重大变化,不同等级的手术开展,不再与医疗机构等级、医生职称挂钩。手术权限下放,为医疗机构带来更多更灵活地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影响力的机会。


2022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版《办法》)。


新版《办法》发布,旨在不断强化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医疗技术管理等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激发医疗机构加强自我管理的主动性,指导医疗机构持续提升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水平。而既往与医疗机构级别挂钩的医疗技术和手术分级分类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新版《办法》与2012年开始实施的《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旧版《办法》)相比,在四级手术的界定中,加入了“资源消耗多或涉及重大伦理风险”的表述;删除了手术权限与医疗机构等级挂钩的规定,并明确表示,手术授权原则上不得与术者职称、职务挂钩。


手术权限不再与医疗机构等级和术者职称挂钩,成为新版《办法》对行业影响最大的变化。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医疗资源均衡配置,优质资源需从高等级医疗机构向基层下沉,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各地组建医联体、医共体,鼓励上级医院高水平医生下沉基层对口支援,按照新版《办法》,高水平技术、新技术等能够更好地下沉,一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在现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能开展高等级手术。这不仅利于当地患者在本地获得更好的治疗,也有利于带动当地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


此外,随着监管办法实施,“互联网+”医、药、险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作为医疗服务领域的新业态,基于互联网的医疗、药品服务,以及医药险融合服务,均在2022年迎来监管政策,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加速。



“互联网+”医、药、险监管政策要点,资料来源:各地医保局官网、公开报道


近年来,业内“互联网”+医药险融合创新模式涌现,如何提升医疗和药品可及性,有效减轻患者负担,还需注重在合规前提下迭代更新。


■ 资源稀缺专科融资活跃,实体医疗机构加快整合


从一级市场(按标的划分)的交易事件来看,2022年,以康复、医养等为代表的专科医疗服务,以及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保险服务融资活跃;以实体医疗机构为标的的并购整合活跃,传统行业上市公司、互联网巨头持续布局,各方联合应对疫情等不确定因素。


综合及专科医疗方面,康复、医养受资本热捧。


2022年,综合及专科医疗共有融资事件23起,总融资额约43亿元。其中,作为康复机构,东方启音、大米和小米等获得新一轮融资;作为医养机构,天与养老、抚理健康、福寿康等企业获得融资。两大领域重点聚焦于“一老一小”的健康照护和康复医疗,两大群体分别有着需求大、付费意愿强的特征;此外,也有复动肌骨、脊地养护等骨科康复机构受资本青睐。


融资事件中,亚洲医疗完成了4亿美元D轮融资,是融资额最高的一笔交易。旗下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凭借其优秀的心血管疾病诊疗能力,已成为社会办医的典范。除了经营规模之外,医疗技术水平也是获得资本加持的重要条件。


互联网医疗健康方面,大额融资少,聚焦细分专科或特定人群的公司更受资本青睐。


2022年,微医获得由国有产业投资基金领投的超过10亿元融资,主要是由于其数字健共体模式在山东、天津、福建、上海等地快速复制,在天津由互联网医院牵头运营的基层数字健共体建设运营30个月,即实现日诊疗量过万、月营收过亿。


行业发展至今,头部公司已形成,要么已在冲刺上市,要么已具备一定造血能力,资本对企业的选择更加理性。


此外,实体医疗机构并购整合加速,联合应对不确定因素。在并购标的中,存在多家妇儿医疗机构,这与当前市场环境密切相关。


■ 消费医疗、互联网医疗健康表现亮眼,密集收获IPO


从IPO 情况来看,2022年消费医疗大爆发,“金眼银牙”企业密集上市,植发加快冲刺二级市场;互联网医疗健康也有亮眼表现,两家企业成功上市。


眼科和口腔均在2022年迎来重要里程碑事件,A股市场“一家独大”局面被打破,后续企业纷纷上市。具体而言,何氏眼科、普瑞眼科和华厦眼科先后九个月内齐聚创业板,与爱尔眼科共同形成A股市场“四足鼎立”的局面。


瑞尔集团在港交所IPO,打破了通策医疗之后多年再无口腔连锁在主板上市的僵局,并成为中国口腔行业第一家全国品牌连锁的上市公司;美皓医疗(原中国口腔医疗服务集团)也成功登陆港交所,而在此之前,美皓医疗自2020起已6次提交上市申请。


此外,智云健康和叮当健康也成功IPO,标志着互联网医疗健康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细分领域创新内涵解读


从医、药、险等环节来看,医疗服务领域2022年主要在诊疗模式、服务流程、客户群体与渠道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或更深入的探索;这些举措主要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进行。


■ 多学科诊疗病种范围扩展,呈现线上化特征


作为医疗服务领域大力推广的整合式诊疗照护模式,多学科诊疗(MDT)模式正呈现出应用病种增加,线上化助力效率提升的特征。


2018年以来,经过试点,我国消化系统肿瘤MDT取得了明显成效,开展MDT的试点医院数量逐年增长,病例数也相应增长,且试点医院在区域内起到一定引领作用。


2022年,《“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指出,推广多学科诊疗。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医疗机构门诊质量管理暂行规定》,医疗机构应当积极推行多学科(MDT)门诊,MDT门诊由相对固定的专家团队在固定的时间、地点出诊。


随着医疗体系对MDT的推广,该模式被运用到更多疾病诊疗中。来自CNKI的文献数据显示,MDT除了在肿瘤疾病领域之外,还在妇产科、泌尿科、眼耳鼻喉科、神经病学等学科大力开展。


目前,学界已制定了多学科诊疗在老年心血管病、肥胖症、戈谢病等方面的专家共识,以进行更规范化的患者诊治。实践中,医疗机构也在不断探索MDT的应用边界。


康复医疗领域,顾连医疗组建了康复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中医科、营养科等MDT多学科联合诊疗及康复评估,避免单一学科诊断受限,降低病残率,减少医疗费用,加快患者功能恢复进程。


精神心理领域,优眠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大力开展多学科诊疗,来自多个学科的医学专家组成团队工作组,针对失眠、焦虑、抑郁以及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等,凭借“临床诊疗、心理疏导、物理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为核心的专项特色诊疗优势。


仁树医疗以眼耳鼻喉专科和国际日间手术中心为主营业务,但在服务过程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患者疾病存在交叉,因此设置了与眼耳鼻喉科存在高度交叉的科室,例如青少年妇科、儿外科、乳腺外科等,提供多学科的诊疗服务。


远程医疗、互联网医院等形态的出现和推广,加快了MDT线上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MDT的效率。


盈康一生旗下医院不仅持续推广MDT诊断模式,还利用远程MDT平台持续扩大医院服务的内涵和边界。例如,四川友谊医院搭建了5G远程会诊中心,连接全国知名三甲医院、盈康一生体系内其他医院的专家,跨区域共为患者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企业地址:宽城区杭州路太阳花园      联系电话:18604316937

版权所有:宽城区吉平综合门诊部

公安备案号:未备案